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完善现代金融产业链条 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1970年01月01日
完善现代金融产业链条 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来源:东方财富网

【致辞】

  宓维新:西安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东阳:广东二十一世纪传媒集团执行总裁

【主持人】

  杜艳:《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版主任

【对话嘉宾】

  李鹏:西安市金融办副主任

  杨民生:西安浐灞生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余文:西安浐灞生态园区管委会主任助理

  王道远:中信信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周巍:九游会J9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康: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

  李宝忠:永安保险副董事长、总裁

  李连仲: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

  王小广:经济学家、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Ø

  何佳: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Ø

  郭田勇: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

  邢成: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

  冯根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

  姚慧琴: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林: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

  一场关于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正在西部地区上演。

  2008年4月,陕西省、西安市确立了“建设浐灞金融商务区,构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西安金融商务区落户浐灞生态区。而2009年6月出台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要把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但西安并不是西部唯一提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它面临着来自重庆、成都等城市的竞争。

  竞争并不只在西部展开。目前,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整体布局的大版图已初具轮廓和规模。除了国务院发文明确支持的上海、深圳两个“金融中心”外,国内“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经济中心城市已有数十家。竞争加剧,金融资源正在被分化和争夺。

  区域金融中心该具备哪些要素?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当一地具备怎样的禀赋的时候,才具备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可能?它发展的核心意义在哪里?9月24日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凯宾斯基酒店举行的“第二届西安(浐灞)金融高峰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金融机构的多位嘉宾,以“完善现代金融产业链条推动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进行了高峰对话。

  主持人:现在国内很多的城市都提出了要建设金融中心。我们首先想讨论的是,金融中心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金融中心?我们为什么要建设金融中心?

  李连仲: 我认为金融中心没有硬性的标准,关键要看它的业务量的规模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纽约每天平均交易量是6300亿美元,伦敦是3500亿美元,上海是80亿美元。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还差得很远。正因如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建设金融中心。具备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由经济大国转变为金融大国、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

  现在国内有很多城市提出金融中心的概念,定语各有不同,有些是国际金融中心,有些是区域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要有区域金融中心的支撑。国际金融中心面向世界,它背后一定要有一个相互联动的金融支持网络体系,这就是区域金融中心应当发挥的作用。各个城市在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王林:这两年中央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开发区的概念,这是国家战略,配合国家战略提出建设跟经济中心相适应的区域金融中心,这是应当的。但确实存在一个问题,金融中心这个词到底怎么定义、怎么理解?严格来说,现在中国还没有金融中心,即使是上海也不能称作金融中心。如果上海都还没有这样一个地位的话,那么多城市都要去建金融中心,基础是什么、依据是什么?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考虑,我们每个省会城市都已经是本省的金融中心了。关键问题在于,你的辐射力、影响力怎么突破到周边省份去?辐射范围的大小,是区域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标准

王小广:一个城市要成为金融中心,一定要有一定数量的金融机构,尤其是由该城市发挥主导作用的、具有扩张能力的金融机构。现在很多城市有很多大型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但缺乏主导能力,发展是较为被动的。建设金融中心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由自己主导的金融机构。

  郭田勇:为什么要建设金融中心?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金融它可以反作用于经济,金融中心能够带动当地的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二,金融本身也可以来制造交易,金融本身的交易量也是非常大的,它也能创造很大的价值。比如说像北京市,北京市金融产业所创造的GDP已经占到城市GDP的将近20%,金融中心如果建立,这个比重能够变得更高。

  第三,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旦打造出金融中心以后,能够提升这个城市区域的名片,或者作为一个品牌,来提升它的价值。

  何佳:现在存在一个资金流向的问题,资金流向大企业,而不是中小企业;资金流向发达地区,而不是欠发达地区。在这个背景下,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很有必要的,区域金融中心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局面,有助于合理配置资金流向。

  主持人:中国的各个城市提出建设金融中心,背后都有政府的强力推动,这跟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主要靠市场自发形成是不同的。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应该走政府推动之路,还是市场自发形成?目前是否具备市场自发形成的基础?

  郭田勇: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想靠市场力量自发形成金融中心,我觉得在中国基本上不可能。从金融交易市场来看,任何一家金融交易所的交易,一定是政府审批、政府选择的结果。

  中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所以说中国的金融中心可能会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其他国家衡量金融中心的标准主要应当看金融市场以及市场交易的发展程度,而中国衡量金融中心的标准,主要应当看金融机构的发展程度。在中国,中大型的金融机构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所控制的金融机构,政府在这里面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周巍:我从事的是金融租赁业务。我们公司是2008年成立的,注册地是在天津。我们为什么会选择天津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府的推动、政府的重视。国外的租赁市场和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可以说是三分天下,而在中国刚刚处在起步阶段。天津在打造北方金融中心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一块的发展空间,予以了大力扶助。

  租赁的发展面临很多瓶颈,例如税收的问题、法律的问题、监管登记方面的问题,天津市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有力的解决。这个过程中,天津市发挥的作用相当大,而回报也相当大。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要建设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很重要,而怎么样去定位?政府的推动非常重要。

  王道远:从事金融实务讲究风险管理,所以从地方政府,行政司法这块,我们特别注重评估这个地方能不能够在行政司法方面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比如司法拍卖和土地抵押,有的地方会很细心、很细致,有的地方就比较粗糙,服务不是很到位。这需要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有力支持。如果一个地区的金融监管不够平衡,一味强调发展,就会造成鱼龙混杂的情况,一些不太好的行为可能会大行其道,这里面实际上蕴含着一种风险。

  主持人:区域金融中心的差异是否只是体现在覆盖的不同区域上,比如北部、西部等,在各自功能及个性化特征上,需不需要独特的竞争力?

  邢成:做好差异化定位非常重要。天津以租赁作为突破口,这个过程中需要重大的政策上的创新和突破,但更重要的是找准了突破点,实现了差异化发展。

  在我看来,中小企业金融、农村金融,包括直接融资和非银行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可能是西安今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可以寻找的突破口,实现错位发展。西部地区对这些领域存在大量的真实市场需求,而且也是我们跟其他区域中心有所区别的重要特色。

  张余文:西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我觉得有两个突破口,一个是与重化工、与煤、与重工业所结合的金融中心,它在将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它能够结合整个西北地区,利用这个地理特征来寻找西安与其他金融商务区,或者是与其他金融中心不同的地方。从这个地方去找突破口,我觉得是可以选择的路径之一。

  李康:做好定位非常重要。举个例子,杭州提出要建设金融理财中心,我认为叫做休闲中心更准确,因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没有一个车程45分钟的区域内有两个金融中心。要注意区域辐射的概念。例如沈阳和大连两个地方同时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最后肯定只有一个能够成功,因为两个城市的距离太近了。西安现在和成都、重庆竞争,要找准辐射区域。西安目前把它定义成辐射中亚,辐射欧洲大陆桥,我觉得这个定义是对的。大家都找准自己的定位后,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才有据可言。

  另外,我们能不能建一个金融产品的金融中心?因为现在中国的金融创新产品特别少。我们在可控风险的前提下,能不能搞产品的创新?我们可以开发和自身经济发展特色结合起来的产品,例如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可以搞一些能源方面的金融产品。

  李宝忠:金融中心这个名词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关键要看它前面的定语是什么。定语有两类定语,第一类定语是区域的定语,例如中国、中亚、欧亚、西北、西部。另一类是专业细分化的定语,例如最近保险系统提出把上海建设为中国的航运保险中心。

  我们必须要在搞清楚金融中心前面加什么定语的情况下去寻找我们的路径。第一,别人没做的我们做了。第二,别人正在做,我们不得不做。第三,提高我们自己的潜力。从西安的产业结构来看,我认为有几方面是有特色的。第一,我们的能源。第二,我们的历史文化。第三,其他城市还不是特别重视的那些行业,例如金融中介机构,潜力还是很大的。

  王道远:西安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西安市或者以陕西周边的实体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状态重组来带动金融资源、金融创新,把资金留下来,同时把全国性的资金引进来。我认为并不是全世界、全国每一个金融中心都是这样的发展路径,但是我觉得在西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只有这一条路径。

  李鹏:西安应当注重差异化、区位化,把西北的金融市场和当地的实际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重视高端人才,以创新带动发展。差异化战术,再就是关注金融创新、草根金融、民间金融,还有善用政策,把它最好能作为省级层面的发展战略,包括和周边的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然后更多地吸引资金。